当前中国政务数据治理发展态势

当前时代是数据重要性日益凸显的数字时代,数据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从过去二十年开始,数据逐渐与个人安全、国家安全、社会生产相连接,甚至多个国家发起了全球数据治理的提案。对于我国而言,深化数据治理理念,熟知数据如何驱动政务治理,树立社会层面的数据意识也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时代,数据治理也推动着政企关系的重塑和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社会的深入发展。

对于政府来说,大数据的相关概念、方法论和技术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强力工具,是打开公共管理智慧化、精准化大门的钥匙。赫伯特·西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补充人类的有限理性。近年来的新兴技术,例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考。政府的数据治理逐渐想着数据驱动型进展,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出了一系列的政务大数据管理战略,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等。

广义的数据治理被称为对数据资产的治理,源于企业对内部数据的治理实践。数据治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打破业务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集中化,统一化,而且可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与价值。政府的数据治理最开始可以追溯到通过传统电子政务进行政务与社会互动和政务运行的数字治理,目前政府的数据治理包含了对数据的治理和依靠数据对政务的治理,强有力的推动者社会治理的变革。政府数据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导,多方共同参与,通过高新信息技术工具,将技术思维融入政府治理结构中,实现治理流程和政务制度的创新。是公共治理的有效工具。

通常的数据治理一般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选择、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几个阶段,往往侧重点不同,最终的治理效能也不同。对于政府而言,数据治理的过程一般是数据抓取、数据筛选、数据存储、数据流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几个步骤。对于政务数据治理的研究可以通过这几个步骤入手。

大数据之所以可以提升政府对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因为大数据通常可以激发政府在科学决策、公共服务、危机预防、社会动员等方面的潜力。大数据成为了变革人类公共生活的动能。尽管大数据能够充分契合当前的公共治理的情境,但是很多挑战依然摆在政府面前。例如法律体系和制度保障不完善、部门间数据难以协同、数据逻辑与官僚制度逻辑存在的冲突、公民数据隐私问题与数据不平等问题依然凸显。另外,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困难,地方与中央部门数据难以双向流动,地方政府处于地方本位注意也不愿意进行部门间的共享;

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也逐渐倾向于将对信息化数据需求外包给由高新技术能力的企业。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市场和政府之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互动,政府利用好手中的权力,监管好企业行为,促进与高新技术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公民对于政府的作用力常常被政府护士,而从各个平台中可以获悉,公众向政府表达诉求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和强烈。未来的数据治理将不简单的是政府处理民众政务的工具,而是促进政民互动,提升公民参与数据治理能力,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推手。基层政府作为政民互动的一线平台,反而常常因为资源、技术、观念的原因无法贯彻落实数据兴民的宗旨,基层政府未来将是数据治理政务变更首当其冲的对象,提升基层行政人员能力,洞察一线民生需求,才能最终实现利用大数据实现公共服务和政务的良性治理。

参考文献:

[1]许阳,胡月.政府数据治理的概念、应用场域及多重困境:研究综述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01):196-204.DOI:10.16353/j.cnki.1000-7490.2022.01.025.

[2]何波,谢祎.我国数据治理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信业,2021(10):63-67.